如果上层接收端口里未打vlan标,或者想改变access端口的vlan标,
可以给access出口的端口打上pvid,让这个端口进入打标的vlan网内.
网上其它的解释pvid:
pvid是影响trunk或者access接口收到不打标数据帧如何处理的接口属性
tagging是trunk接口如何发送全部allowed vlan的机制。
交换机的每个接口都只有一个PVID(无论是否为trunk), 就是基于接口的vlan ID,是接口本身的属性。用于将收到的不打tag的帧发送到指定的vlan接口中:
1. 比如一个access port 属于vlan 5,那么这个接口的PVID就被设为5,那么所有不打标记的帧被此接口收到,就送进交换机vlan 5的其他接口了。access接口就是这么工作的。
2 .比如一个trunk port ,假设allowed vlan 是全部的vlan,native vlan 是 vlan 99,那么他的PVID就被设为99。所以所有不打标的帧全部走vlan 99了。这也正好解释了native vlan的作用。
tagging功能就是trunk 接口发出数据包的功能。将多个vlan的数据同时送出去,只是为了让对面的trunk接口收到后区分不同vlan的数据,他的native vlan是几那么PVID就是几,即不打标的数据被发往属于native vlan的接口。而打标的就不关PVID的事情了。